苏霍姆林斯基论家庭教育精选91句文案

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 1、苏霍姆林斯基给家长 (1)、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

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

1、苏霍姆林斯基给家长

(1)、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苏霍姆林斯基

(2)、在教育孩子对待学习的正确认识方面,父母的教育很重要。无论父母的文化程度是高是低,只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学习教育和引导,就会对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3)、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杰出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在国内外教育界都享有盛名。他热爱教育事业,脚踏实地地在帕夫雷什学校任老师、校长二十多年,在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岗位上,真真切切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坚持教育科学研究,理论自成一体,实践上成效卓著,将毕生心血全部贡献给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孜孜不倦地写出蜚声海内外的教育专著41部。苏霍姆林斯基已成为在我国教育领域内享有极高声望的外国知名教育家之一。

(4)、如果父母不是那种人们真正需要的有道德素养的、使孩子生活充实的人的话,对孩子施加教育影响的一切尝试都将成为泡影。只有在父母拥有道德权利的那种条件下,那些对孩子的教诲,才能灌输到他们心灵中去,才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唤起良好的愿望来。

(5)、溺爱是家长和儿童关系上最可悲不过的东西。这是一种本能的、不理智的爱,有时简直可说是像母鸡的爱。母亲和父亲为儿童的每一举动都感到高兴,但却不考虑这是什么举动,会得到什么结果。受这种态度培养的儿童不会懂得,在人与人的共同生活中有“可以”、“不可以”、“应当”这一些概念。这种儿童觉得,对于他来说一切都是可以的。他变成了任性的、往往是近乎病态的人,生活中的少许困难,对于他都会成为无力承担的重负。用溺爱态度培养出来的人,是自私自利到所谓透顶了的人。他不知道自己对双亲负有义务,不会也不想劳动,因为他目中无人,内心里感受不到他周围的人——首先是母亲、父亲、祖母、祖父——也有自己的愿望和需求,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6)、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设法让孩子有另外一种幸福观,这就是当孩子为别人做出牺牲时,也觉得幸福。甚至比别人更幸福,觉得“给”比“拿”的幸福更大。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总讲:“我的宝贝,我的心肝,你是我的一切,没有你我就无法活。你吃到嘴里比我吃到嘴里更香。”这些蠢事,就是让孩子心安理得地独占一切,甚至觉得,我的出生本身就给家里立了一大功,就给你们带来幸福,我是大功臣,我可以为所欲为。

(7)、在中国很多家庭里,家长或老人大都忽略教孩子学做家务劳动,普遍认为孩子大了就会做了。但是这样的观念根本站不住脚,你看那些学业能力差的孩子,往往特别懒惰,不愿意动脑,不愿意动手,哪怕写个作业也喊累,而这一切都拜托家里大人的错误观念所致,相反,家长在孩子稍大一些时,会怪孩子懒惰不堪,这种矛盾的心理很多人不去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

(8)、•保持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取决于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

(9)、03 关于“李镇西研究会”更名为“爱心与教育研究会”的一封信

(10)、下面我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肤浅看法,若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教。

(11)、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师和父母应当历经何等艰难之路,才能使孩子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并喜爱,而且在国外许多国家也被广为出版。如众所周知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女儿的信》以及某些论文和小故事。 他的作品每一新版都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学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儿的信》、《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等教育专著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为师范学生入学必读。

(12)、帕夫雷什中学的一次家长会上,家长们都想请学习最优秀的一个学生的家长谈一谈,他们用什么办法培养出这么好的孩子来的。这位家长很谦虚地说:“我们没有很多时间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很忙,我们只是勤勤恳恳地对待工作,努力地学习,也是这样带动孩子勤勤恳恳地劳动,勤勤恳恳地学习。”

(13)、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树立家长威信,家庭成员在一些重要问题上采取一致意见,不要在教育孩子时发生矛盾,甚至在孩子面前吵起来。这样会降低家长的威信,且效果很不好。因为父母意见不一致,就意味着父母自己也不清楚什么对,什么不对,那么父母的话就可以听,也可以不听。孩子就会养成不听话的习惯。假如有老人的话,还要说服老人持一致意见。意见一致,家长们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教育效果就很显著。

(14)、孩子认识世界从认识人开始,而人是以母亲、父亲,或教师的面貌出现在孩子面前的。我们先在自身表现“我”这一和谐的统一体,进而在道德上影响年幼的孩子,教育他以人的态度对待那些为别人谋福利而贡献出心灵力量的人。进行这种教育,必须细致入微,动之以情。

(15)、从此,这个孩子再也没犯类似的错误。这位母亲爱孩子的方式,是多么耐人寻味的。

(16)、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吴玉章

(17)、◎只有唯一的、强有力的、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才能把我们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孩子的心灵中。这种力量就是爱,是可以用来教育孩子的爱,是人类伟大的精神财富。

(18)、当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后,家长要对孩子采取平等的、商量的态度。讲话要有分寸,特别要让孩子信任,跟你说真心话,把他的欢乐、痛苦都向你说出来。假如意见不同,你要耐心听完,同他商量,甚至可以做出适当让步,这会使孩子更加信任你、尊重你。对进入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家长尤其要注意分寸,决不能粗暴干涉。如偷看日记、信件等,这都是不允许的。要尊重年轻人的人格,决不能说你是我的孩子你必须什么都告诉我。

(19)、让我们这些老师感动的是,在这个家庭里,父母和孩子是那样地相爱、坦率和真诚。正是父母和子女的这种关系,是每一个期望掌握家庭教育奥秘的人都应该特别注意的。

(20)、•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

2、苏霍姆林斯基论家庭教育

(1)、邮箱:hnjy66336844@1com

(2)、父母和教师的个人榜样是孩子们通往世界的第一个窗口

(3)、•从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自我教育呢?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

(4)、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家长要爱孩子,要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

(5)、劳动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要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和参与劳动的良好习惯,劳动对培养孩子全面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6)、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抛开胎教的作用不说,孩子从出生到上学这段时间的教育就是来自家庭。孩子对周围人和事物初步的辨认、识别、思考、判断等都是班通过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而学到的,包括孩子的行为方式、语言表达、思维习惯等都在这时初步形成。

(7)、帕夫雷什中学的学生尤利克打死了一只麻雀,老师见了,就拨开树枝,让他看那窝小麻雀。尤利克毕业后回校看望老师说:“如果你当时打我罚我,我就不会为打死麻雀内疚。你没有打我,我内疚了很多年。”

(8)、母亲要教孩子关心周围人的疾苦,特别要尊敬老人。尊敬老人是尊敬人的最明显的表现。对老人不尊重,甚至冷漠无情,是对社会的一种激烈的“报复行为”。要让孩子为老人做些好事,关怀和同情老人。只有这样,他才会成为对周围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

(9)、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小学阶段学生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中,阅读能力居于首要的地位。学生如果不能完善地掌握阅读这个工具,就不能顺利地学习,"如果你的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你就不必担心会再出现落后学生。"他指出没有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是最可悲的,许多后进生之所以学习困难,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具备进一步获取知识的工具,而教师已经源源不断地把新知识塞给学生。"这样的学生好比没有牙齿的人:他被迫把没有咀嚼的食物吞咽下去,开始感到胃里不舒服,以后就生气病来,以至最后无论什么都不能吃了。"因而快速地、会思考地阅读,使学生在课堂和在独立读书时进行完善的逻辑思维的最重要的条件之是学生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

(10)、当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后,家长要对孩子采取平等的、商量的态度。讲话要有分寸,特别要让孩子信任,跟你说真心话,把他的欢乐、痛苦都向你说出来。假如意见不同,你要耐心听完,同他商量,甚至可以做出适当让步,这会使孩子更加信任你、尊重你。对进入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家长尤其要注意分寸,决不能粗暴干涉。如偷看日记、信件等,这都是不允许的。要尊重年轻人的人格,决不能说你是我的孩子你必须什么都告诉我。

(11)、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柏拉图

(12)、我们常说习惯决定人的一生。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待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和处事方法都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在教育孩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对孩子采取怎样的指导、帮助、要求,都会形成孩子对待问题的方式

(13)、•教师真正的教养性表现为:学生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引导他们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从他的话里听出他在号召他们成为忠于信念,对邪念不妥协的人。

(14)、“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向读者们庄重的宣告!他终生笃行“爱孩子”的信条,但他还倡导: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娇纵的爱、专横的爱、贩卖式的爱,而应当是明智的爱、睿智的爱。

(15)、在今天的中国,谈到家庭教育,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怎么给父母提供一些教子“良方”,而且希望这些“良方”大多都是关于如何培养“天才儿童”的;而忽视了“怎样做父母”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但人们往往看重的仅仅是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而忽视了家长自身的素质。

(16)、众所周知,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一所永远不会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生学习的老师。父母就是教育者;生活琐事就是教育内容;处理的方式方法也就是教育的方式方法,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起点基础。教育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其中掺和着这个家庭所特有的文化素养、品格气质、道德观念、价值倾向,这一切的综合就形成这个家庭所特有的家庭教育。儿童模仿的第一位对象就是与其朝夕相处的父母。一个人从降生,到完全独立走向社会,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此父母良好的道德人格示范是儿童道德养成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要素。

(17)、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一个细胞都健康,才会有全社会的健康。只有以家庭的和谐为根基,才会有全社会的和谐。家庭教育“为民族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家庭教育立法是国家的责任,为教养子孙而修行是每个国民的使命。

(18)、•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19)、母亲对孩子的要求要跟父亲对他的要求保持一致。只要孩子感到母亲和父亲对“可以”、“不可以”、“应当”、“不应当”等概念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最合理的事情在他看来也是暴力、强制,是对他的自由、欲望的践踏,这就会养成任性、蛮不讲理的恶习。

(20)、即使是今天,还有许多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培养孩子的重要性,也没有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苏霍姆林斯基有个生动的比喻:“社会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而家庭教育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

3、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名言

(1)、学习是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学校和家庭要尊重孩子们的成长规律,努力为他们的学校创造良好的条件。

(2)、教育者要在少男少女谈情说爱之前就教会他们怎样去爱——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个观点即使放到今天,可能也是惊世骇俗的。他说:“我们年纪较长的一代应当学会跟儿童们、少年们谈论这种伟大、美好的人类感情——爱情、结婚、生孩子、至死不渝的忠诚之情;在我们未学会谈论、思考这些问题之前,我们是不会培养孩子具有高尚、纯洁的心灵和情感的。无知识、无礼貌的环境,早晚会变成孩子的眼泪和愁苦。”

(3)、•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4)、“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已经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教育事业。本书着重对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尤其是结合中国的实践进行解读,就更有特殊价值。因此我愿意向广大读者推荐。”

(5)、在谈到教育的使命时,我们往往说得比较多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合格的人才、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苏霍姆林斯基则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还应该为未来造就一代又一代“合格的家长”。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家庭教育理论中,不仅仅关注今天的父母如何做父母,而且更关注明天的父母如何做父母;同时,他又把良好的道德作为父母素质的核心。我认为,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什么是做父亲和母亲的道德准备呢?人的本质在人的天职中揭示得最清楚:人要对别人负责。”顺便说一下,苏霍姆林斯基本人正是这样的优秀家长,他的儿子谢尔盖和女儿奥莉佳后来都成长为出色的人才,而且后来堪称优秀的家长——其中,奥莉佳成了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是享誉国际的教育专家——可以说,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最直接的杰作。

(6)、•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7)、•读和写是学生最必要的两种学习方法,也是通向周围世界的两扇窗口。

(8)、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设法让孩子有另外一种幸福观,这就是当孩子为别人做出牺牲时,也觉得幸福。甚至比别人更幸福,觉得“给”比“拿”的幸福更大。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总讲:“我的宝贝,我的心肝,你是我的一切,没有你我就无法活。你吃到嘴里比我吃到嘴里更香。”这些蠢事,就是让孩子心安理得地独占一切,甚至觉得,我的出生本身就给家里立了一大功,就给你们带来幸福,我是大功臣,我可以为所欲为。

(9)、儿童对人的世界的认识,是从父母开始的。他首先认识的是,妈妈怎样跟自己说话,爸爸怎样对待妈妈。由此而生成了他关于善和恶的最初概念和理解。

(10)、苏霍姆林斯基一再提出一个孩子有很多老师,但家庭和学校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场所。而父母则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11)、•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

(12)、这是一封作者写给学生家长们的信,信中提到的问题,也许您也曾或正在经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作者说,希望《家长教育学》能给家长们带来教育的智慧。

(13)、他讲到学校里一个学生的奶奶快去世了,父亲很着急,跑到学校和老师商量,是否把孩子送到别的地方去,免得孩子痛苦流泪。苏霍姆林斯基劝这位父亲不要这样做,要让孩子守在奶奶的病床旁,照顾奶奶,让他看到人有生老病死。他说,不知道悲伤痛苦的孩子是非常幼稚的,将来根本不知道整个生活的面貌,那他怎么独立生活呢?而一旦进入生活,遇到困难,就会束手无策,悲观失望。这不是爱,而是害了孩子。

(14)、因此,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倡导:“要创造有利教育孩子的家庭氛围。”所以,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榜样是必不可少的。做父母的应当永远记住:“应首先以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孩子。”家庭努力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培养孩子热爱读书的习惯。家庭要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自然环境。

(15)、培养人,就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马卡连柯

(16)、他讲过,一个叫尼娜的孩子在九岁过生日时,妈妈、奶奶为她做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然后请小朋友来庆贺生日。那天,妈妈特意铺上了一块新桌布,小朋友们陆续来了。这时,小尼娜对母亲说:“奶奶吃饭手老是颤抖,勺子总放不到嘴里去,会把汤洒在新桌布上,小朋友会笑话我,今天是不是别让奶奶与我们一桌吃饭了。”

(17)、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正确的教育是与惩罚无缘的,反对对孩子进行体罚和恶声斥责。“教育人要首先教心。”一切正确的方式方法都必须从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出发,让亲热和爱抚发挥神奇的教育力量,这样有利于促进孩子进行自我教育。

(18)、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都希望孩子成绩优秀,心愿是好的,但要提醒家长,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孩子努力尽力了就好。

(19)、•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20)、从此,这个孩子再也没犯类似的错误。这位母亲爱孩子的方式,是多么耐人寻味的。

4、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

(1)、“人类之爱是强大的教育力量。”“家庭,则是人类真正爱的一座学校。这种爱是相互信赖的、严格的、温柔的,而且是严格要求的。”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满怀深情的爱,源自于童年时期启蒙老师在他心灵中埋下的爱的种子。他不仅热爱所有的孩子,还在孩子们入学之前,逐个进行家访,详细了解孩子们的家庭与健康状况,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同家长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2)、他对惩罚的看法有一个发展过程。开始他原则上承认惩罚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采用的,只要运用得当。到了晚年,他认为“绝对正常的教育是与惩罚无缘的”,因为靠惩罚就不会有自我教育,惩罚会使孩子从自我谴责中解脱出来。

(3)、02 教育,请别以“严”的名义对钱文忠们让步

(4)、家长一定要记住,一个心理受到的打击的孩子必然会变成一个毫无作为的人。如果说得不到鼓励的孩子如同久旱的秧苗,那么,一些不但没有得到鼓励反而时常受到打击的.孩子,只会变成渴死的枯草。除了对孩子的错误提出指责,也要给他们相应的鼓励。

(5)、这使幼小的苏霍姆林斯基不仅爱上了书本,爱上了同伴,爱上了大自然,而且他更尊敬这位老师。他向往着自己的知识能同老师一样渊博,向往能像老师一样。从这时起,苏霍姆林斯基逐步树立了从事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志向。因此在七年制学校毕业时,他毅然决定报考师范院校,后来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

(6)、   郑建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班主任成长研究会核心成员郑建业结合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并结合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全面阐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思想。

(7)、富裕以后的许多家长"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累不能累孩子",用物质来刺激孩子的成长需求,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与人格健康。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8)、.如果孩子的眼睛是太阳,那么他看到的也是太阳,如果孩子的眼睛是黑暗,那么他看到的也是黑暗。教育孩子看待人生和社会,一定要有辩证的思维、科学的态度,不能追求完美无缺,不能求全责备。

(9)、苏霍姆林斯基同时也强调,父母对孩子要尊重信任,如果整天叨叨不休,孩子不知所措,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孩子就会觉得家里不温暖。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就会失去自尊心,而没有自尊心的孩子是很难教育好的。

(10)、套用一句当代中国的习惯语:提高父母的素质,“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的义务感,让孩子懂得为别人负责——这既是为了今天的孩子,也是为了明天的父母,最终也是为了明天的孩子。很少有人会想到,应该在一个人的少年时代便让他具备将来做父母的义务感和素质,这是一般人家庭教育观念中的盲点。苏霍姆林斯基却鲜明地将它提了出来,他由此抓住了家庭教育的源头,他的家庭教育思想富有远见的英明之处也正在这里。

(11)、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做父母后如果愿真正担负起责任的话,就会有“第二次诞生”。

(12)、在36年的教育生涯中,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辉煌的教育业绩。分析其成长历程和取得成就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来自家庭教育的良好影响。他建立自己的家庭之后,与妻子和睦相爱,相濡以沫,形成了融洽的家庭气氛,建立了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树立了榜样。

(13)、在第三封信里我看到的已经不是担心,而是痛苦和绝望。“我只有一个儿子……”一位母亲来信说,“不久前曾在九年级学习。我把全部心血和精力都用在他身上了。我放弃了个人的幸福,为的是使他成为幸福的人。我一点也不顾惜自己,为的是让他感到事事称心如意。可是我突然遭到了极大的不幸。有一天儿子回到家说:‘我已经三天没去上学了,我不想学了。如果你强迫我去上学,我就离开家……’我哭了,劝了他好久。可是儿子怒气冲冲地说:‘我去干活、挣钱,把你在我身上花的钱都还给你,从此我再也不想认你了!’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要知道,这就好像在我心上扎了一刀!为什么我要受到这样的屈辱?我是为了他才活着……”

(14)、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而且任务异常艰巨。他一再强调:“家庭,则是人类真正爱的一所学校。”

(15)、苏霍姆林斯基是20世纪苏联杰出的享誉世界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的著作和教育思想传播到了中国,并在教育界形成了一次次学习的热潮。

(16)、苏霍姆林斯基一再提出一个孩子有很多老师,但家庭和学校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场所。而父母则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认为,在学前阶段,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17)、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义务感,要从小事和细节做起,让孩子分担父母的忧愁,共享父母的欢乐。

(18)、儿童喜欢玩具,却不喜欢别人把他们变为玩具。

(19)、我现在负责学校心理咨询室工作,最大的难题是一部分家长和老师没办法互相理解,老师认为家长没有尽到责任,家长认为老师不负责任,关注不到位,这样大家都在互相推诿,尤其班主任工作极为难做。

(20)、儿童在家庭教育中缺乏主体性与主动性,家长重说教重奖惩,很少以身作则。总是以长辈自居,拿着放大镜拼命找寻孩子身上的不足,然后加以指责、惩罚、冷暴力等高压手段使孩子屈服。应针对不同孩子的身心特点,在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上建立明主型的教育观念,真正使儿童成长得到全面的道德关怀,应是家庭教育的正确追求。

5、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

(1)、不仅仅是信件,一些母亲带着自己的苦恼——“今后怎么办”从全国各地来找我。谈话是费力的、直爽的,就和直言不讳的信件一样。这些谈话使我确信,我们的社会——无论是家长还是将要建立家庭的青年,都需要有一本《家长教育学》,需要有一本关于家庭、婚姻的道德修养以及如何教育孩子的书。《家长教育学》应当成为每个公民手边必备的书。《家长教育学》要在专门的家长学校里进行研究。这门关于培养人的科学应当占到最重要的位置。

(2)、纵观人类进化文明史,始终没变的是:父母是儿女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终身的学堂。国民教育的平台是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支柱支撑的,现代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有法律的规范、科学的指导、现代技术的支持,而家庭教育几乎仍然是自然原始状态、缺乏科学指导、忽视甚至抵触现代技术的作用。

(3)、家长要杜绝暴君式的爱要告诉家长还应该当心另一种不理智的、本能的爱。这就是暴君式的爱。这种爱的根子,是有些家长既自私自利,又不文明。他们对待自己的孩子像对待物品一样:这是我的桌子,我想放到哪里,就放在哪里;这是我的女儿,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想起了什么,就要求什么。

(4)、本文略有删节,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5)、家庭生活,教育子女――这是一种既复杂又细致的事情,只有夫妻双方都不断地关心这个幸福之源泉,并使之长流不断,而且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才会有一个真正幸福美满的家庭。

(6)、母亲觉得孩子的要求非常错误。但今天是她的生日,小朋友都已到了,怎么办?最后,这位母亲很果断地决定,打骂没必要,但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她对小朋友们说:“今天奶奶有点不舒服,所以这次生日宴会取消了。”送走小朋友后,母亲便对尼娜说道:“我想今年的生日你会牢记一辈子的。为什么我们不举行生日宴会了呢?你自己仔细想一想。”

(7)、让中指和无名指收起来吧,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需要空间,需要体验。家长要学会等待,学会忍耐,学会宽容,宽容孩子当然的幼稚与偶然的失误,有时家长更应允许孩子在错误中学会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8)、他过去有一个非常淘气,给老师带来许多麻烦,教师甚至很讨厌的学生。有一天,教员休息室的门被打开了,这个昔日的学生提了一瓶酒,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做爸爸了,请大家喝一杯。”

(9)、县管校聘是中国教育管理基本框架,校长没有办学自主权,校长一直在“你必须这样做之下”办学。这样,校长不可能去办真教育,一直搞以应试教育为主线的形式教育。这样,校长不可能去发现,也不会有一百条建议。

(10)、如果用几句话来表达家长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做一个坚强的、严于律己的人。要让孩子们做到——这里我要夸张些说——即使宴会上所有的客人都喝成醉鬼,做母亲的也坚信自己的儿子会清醒地回来……孩子们严格要求自己,有良好的道德操守,诚实,正直,这是父母最大的期望和理想。如果把对孩子的柔情、爱抚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把培养孩子的仁慈心肠与教育他们忠实地履行义务、毫不妥协地反对邪恶结合起来,父母的这个期望和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11)、其家庭教育思想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形成于60年代。随着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而逐渐引起中国学者和教师们的关注。郑建业著的《探索与创新: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解读与实践》一书既是对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的全面总结,也是我们学习和借鉴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的指南。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